昵称: 单位:公路设计 来源: 时间:2018-04-11
纬地涵洞能出现浇实心板的图啊

你好,您的问题似乎有点笼统,试图与您电话联系,单您预留的电话提示关机。
昵称:dqh 单位:大连设计院 来源: 时间:2018-04-13
为什么我修改了个人资料后,不能登录?

你好,稍后客服人员将与您电话联系,请保持预留电话畅通。
昵称:王工 单位:辽宁乾成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来源: 时间:2018-04-09
您好,我们公司最近接了一个非洲项目,需要英文版图纸,请问纬地道路软件有英文版本吗?万分感谢,在线等,急询!

你好!有很多国内的勘察设计企业应用纬地软件,进行国外各类道路的勘察设计工作的。

例如,目前正在设计之中的马来西亚南部铁路项目,还有非洲著名的总理项目——蒙内铁路,阿尔及利亚的东西高速公路等。这些项目有公路、城市道路以及铁路等项目。而且,有的项目同时需要输出中文、英文、法文等多种语言的图纸和设计成果的。

纬地软件的智能模板设计功能正是针对各类不同语言文字、不同设计和图纸表达习惯的项目而开发的。同时,纬地软件是有英文版本的,至少软件界面的英文版本和输出英文版图纸成果是两回事啦。纬地中文版也是可以输出英文版图纸成果的。

随后,我们会有技术支持人员与你取得联系的。请注意保持所留的联系电话畅通吧。 

昵称:dqh 单位:大连交通设计院 来源:辽宁大连 时间:2018-04-09
你好 !请问 敞开式路堑怎么用程序来实现

你好!请你发送“敞开式路堑”的样式图纸给我们参考,这样可以回复您的内容更为具体一些的。

纬地道路三维CAD系统和路基CAD系统,是完全可以适用设计各种型式的道路断面的。

已经安排技术工程师和你联系沟通解决了问题:在控制参数输入中,直接对边沟的数据按照需要的形式进行编辑(坡度和坡高控制),编辑后重新计算路基设计计算,戴帽子出图就可以出需要的横断面图。 

昵称: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来源:桂林市七星区金鸡路1号 时间:2018-04-10

我安装了cad2007版本的,安装时提示未检测到可用cad是怎么回事?

你好!该问题是系统未检测到cad注册信息,应该和安装的cad版本有关,请你更换其他版本的cad再试试。
昵称:123 单位:钦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来源: 时间:2018-04-09

你好,我想问几个问题:1,纬地交通中怎么弄可以出图一的平面图?

2,指北针怎么出

3,图二:纬地交通中弄好的标线图,在cad中打开怎么标线不显示

你好!我们技术工程师已经和你联系沟通解决问题了。

1、系统是按照一般常规出图习惯,一张图纸布置一个视口窗进行分图的,如果您需要一张图纸布置两个视口窗,可在分图完成后手动将两张图纸的视口移到一张图纸即可。

2、指北针的绘制,使用路线软件中的平面自动分图功能,即可自动绘出。

3、标线图无法显示问题,建议新建一个图形组,分解输出标线图即可在纯CAD系统中正常打开显示了。

昵称: 单位:某设计单位 来源: 时间:2018-04-09

Subject:  关于路线设计规范(2017版)条文说明“7.8平曲线长度”问题

   你好郭老师,路线设计规范(2017版),第143页条文说明7.8平曲线长度,“曲线长度最小值的5-8倍即1000-1500m较适宜,《规范》列出平曲线最小长度的“一般值”基本上取“最小值”长度的3倍。其中““曲线长度最小值的5-8倍即1000-1500m较适宜”怎么理解?若设计速度为40km/h,5-8倍为350-560m。是不是针对设计速度120km/h而言。

你好!
规范中平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是按照6秒行程推算得到的。也就是要基本要保障车辆在一个弯道上行驶大致约6秒的时间吧。
这样驾驶员才能注意到曲线的存在。
你关于第7.8条的条文理解中5-8倍的理解是正确的。
昵称: 单位:某设计单位 来源: 时间:2018-04-09

郭总,再次收到回复,感谢万分,这个问题已基本解决了!下面问下您另外一个问题好吧?

对于两条高速公路相交采取T型交叉时,即设置成Y型互通时,细则已规定了按交通量流向、大小的两种情况进行设计,我想问您,如果左转量很大时,设计应该采取主线左转直接分流的定向匝道形式,这时侯这个左转匝道可以按接近主线的设计速度吗?或速差20的设计速度,我想这样应该可以提高行车安全,不至于让主线的车突然行驶在指标偏低的匝道上,造成误判以为匝道是主线,不知这样处理是对的吗?

另外,如果左转量不大的情况下,左转按细则是先从主线右侧分离出去,再左转接入被交路的主线。但是这时与行车习惯又不一样了,希望得到您的指点,谢谢。

你好!
1、由于你提到的是主线分流的方式,所以对于这样的匝道是应该尽量采用较高的设计速度的。此类匝道采用比主要降低20km/h或者更多一些均是可行的。
但是,毕竟匝道与主要的行车条件是有较大差异,速度是有明显降低的,因此,应在进入匝道前的位置,设计设置明确、醒目车道分离、匝道限速等标志,
让驾驶员准确、及时认识到匝道与主线行车环境的变化,合理控制速度。
2、匝道采用采用“右出右进”的布置方式,已经是我国高速公路行车的普遍习惯。相反,从主线左侧直接分流,然后左转倒不太符合中国的高速行车习惯的。
因此,对于“左出左进”方式,才要更加关注设计。建议你可以在网上多找一些现有的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型式进行参考、研究对比吧。
现在有卫星地图,可以很方便看到国内外各类互通立交的型式和布置的。
昵称: 单位:浙江金华交通规划设计院 来源: 时间:2018-04-09

郭大师您好,我是浙江金华交通规划设计院的,关于新规范中提出的1.0.4条,各级公路均应进行总体设计。

想请教一下,

  1)工可、初设的总体设计分别要做到怎样的深度,才能符合相应要求;

  2)总体设计从以往的路线总体转向项目总体设计,其设计内容上的转变,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例如?)对应与各项目设计阶段的深度,如何来把握?

你好!
1、规范只是强调了项目的总体设计,但具体不同设计阶段具体的深度要求,应该会在之后已经启动的《公路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中予以细化要求吧。
2、对于总体设计具体要做哪些内容,哪些深度,在规范第四章中已经有明确的要求了,从第4.1.1条开始,就明确“应论证确定公路功能。。。。。。。”,
     而且这一章中各节都是在强调总体设计的内容和要注意的要点的。
昵称: 单位:宜春公路勘察设计院 来源: 时间:2018-04-09

郭总你好!我叫,是宜春公路勘察设计院的一名工程师,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下您。

    1、第7.5.5条   对无中间带的公路:新建工程宜采用绕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的方式超高。改建工程可采用绕路中线旋转的方式超高。新建工程如果采用内侧边缘超高的话,那道路中线的标高将与路线纵断面设计图中标高不一致,较容易产生误解。我想请问新建工程和改建工程是否可以均采用绕路中线旋转的方式超高?绕中线超高和绕内侧边线超高两种形式对行车影响大吗?

2、第8.3.2条  表中规定了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假设我的设计速度是60Km/h,6%纵坡最大坡长600m,有时爬坡路段受地形限制,单个坡采用接近最大纵坡、最长坡长时工程量较大,可否用两个连续的较大纵坡替代单一纵坡,但纵坡总长控制在两个最大纵坡中较大的一个的最长坡长范围内?如下图所示:

3、平面曲线的基本型为缓和曲线、圆曲线加缓和曲线构成。超高和加宽均在缓和曲线内完成。二级及一下公路,有时候由于缓和曲线较长,超高和加宽均只是在缓和曲线长度范围内的局部内进行,超高和加宽的起终点一般从缓圆点(HY)或圆缓点(YH),但有时候考虑构造物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能否将超高和加宽在缓和曲线内整体移动(保证长度和渐变率),圆曲线范围内的超高和加宽顺沿?

4、四级公路车道宽度为3.0m,但无硬路肩,而一般标线宽度为0.15m,因此,双车道四级公路在施划标线后,车道实际有效宽度扣除标线宽后为2.775m,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其他不良影响(虽然以前一直是这样做的)?

你好!
我注意到你咨询的问题,主要是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不属于规范条文理解和解释方面的。
因此,我只能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理解,仅供参考吧:
1、对于无中间带的公路,我认为规范推荐新建采用绕路基边缘线旋转方式,主要是从设计和施工的便利上考虑,应该是不会直接与行车安全有关系的。
     因为,无论采用哪个位置旋转,最终在一般路拱路段均为双向横坡,而在超高路段外侧抬高形成超高的。
     对于纵断面设计线的标高和道路中心标高不一致的情况,在绕路基边缘旋转是也可能是存在的。
     对于有中间带公路,绕中央分隔带边缘选装时,这种情况更是存在的。这应该是公路工程中默认可以接受的情况的。
2、对于您咨询:可否用两个连续的较大纵坡替代单一纵坡,但纵坡总长控制在两个最大纵坡中较大的一个的最长坡长范围内?我认为是完全可以的。
     实际工程中,显然不可能完全一对一的采用各种坡长条件的。各中纵坡与坡长的组合,才是最常见的情况。
3、我认为:在遇到构造物等条件限制时,是可以将超高和加宽在缓和曲线内整体进行适当移动(保证长度和渐变率)。
     但从安全角度,我个人的理解是尽量把超高过渡段设置在靠近缓和曲线起点的位置吧。
4、对于四级公路,因为施画标线后,车道内实际宽度减窄了,应该是正常出现的情况。四级公路速度低,车道宽度本身就是规定可以窄于速度高的公路的。
     建议你在施画标线的位置上,再参考一下交通工程等相关规范吧。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三维数字化、协同化CAD解决方案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