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cove 单位:中交一院 来源:地址:西安市科技二路63号邮编:710075 时间:2007-09-04
你好,一个关于曲线加宽的问题。根据线路规范,有中央分隔的对向双车道(IV型)匝道加宽需根据内、外侧车道半径分别予以加宽。对于分隔带内侧的车道,加宽设置在曲线内侧好理解。 而对于分隔带外侧的车道,加宽如何做?我试了一下,纬地默认生成的宽度文件好像给分隔带外侧车道不加宽,只给内侧车道加宽,(如一个单圆喇叭立交的A匝道,半径50)。 1.分隔带外侧的车道不加宽合适吗,? 2.如果加宽,按常规加宽应设置在曲线内侧,是不是要压缩分隔带的宽度? 3.如果加宽设置在曲线外侧,好像与行车轨迹不符?
你好! 1、我理解对于IV型断面加宽是应该根据曲线内外车道的平曲线分别设置加宽。 2、对于外侧车道其加宽也应该设置在曲线内侧。不用压缩分隔带的。 3、软件只是按照通常一种半径生成的加宽,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一实际需要设置加宽,使用者直接修改加宽控制参数文件就可以实现上述的内外侧车道各自加宽了。
昵称:老员工 单位:广东某公路大院 来源:地址:邮编: 时间:2007-09-02
从90年代开始从事设计工作,刚入单位,做纯路线,我们院采用广东的XXXCAD,觉得很好用,解决了不少麻烦,但在做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毕竟程序完善永远没有止境的。后来做立交,用的是二院最原始的XXXCAD版,一直用到21世纪,是用时间来获得工作成果。中间用过南京的XXCAD,觉得越完善越难掌握。后来接触到纬地软件,用起来比那些软件容易掌握,容易运用,就在做某个特大型立交使用,却是省时又省工,赶快向院里推荐,购了纬地软件,现在我院做路线和立交基本采用纬地软件。纬地确实是个好软件。尤其是有专门团队维护,做一个好软件必须有的基本条件,网站的技术支持,实际是大家路线和立交设计的一个技术讨论平台,本人也受益匪浅。现在我提几个问题,请郭工赐教: 1、 当主线是缓和曲线是,起点接线只能采用近似圆曲线,做一段圆曲线作为减速车道,欠精确,未来试找合适圆曲线,很花时间。是否增加一种起点可为缓和曲线的接线方式。 2、 现在端部搜索时,可计算匝道起点的纵坡和高程,可有时上次可以这样做,下次却不能提供这些数据了。输出的都是零,肯定是程序问题,因为导入的全是相同的数据。 3、 终点接线中有“圆+圆”,好像缺乏技术规范依据。终点接线有“圆+直”,有时碰到需要“直+圆时”却无计可施。 4、 做反“S”曲线时,程序提供A1:A2可以为1:0,但往往碰到需要“0:1”时就不指导改怎么办了。 5、 建议象张键的程序一样,能提供生成一张桥形图底图的功能。其它也有专做桥型图的软件,但因不同院出图格式不同,太完善,改的更多,花的时间更多。 6、 建议增加不同路线软件的数据相互转换功能。不同的软件,都有自己的有点。有时要别的程序的某功能时,基础数据却是纬地的,重新输入更麻烦。
你好!感谢您给纬地这样好的评价和建议!下面是我针对您反馈的问题的回复。这一回复我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还没有写好呢。我将您的文字中的部分软件的具体名称去掉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1、 当主线是缓和曲线时,匝道起点的设计方式是可以多方式实现的。你所叙述的起点段采用一段圆弧拟合是一种方式了。如果要从起点到楔型段处找到恰好长度的并基本满足曲率变换需要的圆弧来,可能是需要试算几次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建议的做法是:在基本确定匝道起点位置之后,拷贝主线的对应线形(复制图形)到匝道的起点位置(或者平移吧,OFFSET)。将其基于匝道起点旋转一个固定角度(如:规范的流出角),再在其图形基础上基本确定端部位置(满足变速车道长度是前题了。而按照规范给定的渐变率进行旋转的话,通常这样旋转后得到的楔型端的位置和变速车道长度都是能够满足要求的)。再从匝道起点位置并通过中间某一点与楔型端连接得到一段近似的圆弧。这一段圆弧就会基本上比较合适的了,而且其现行会基本与主线的线形接近的。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从匝道起点位置便设置一段与主线缓和曲线比较接近的缓和曲线(这一缓和曲线可以是完整缓和曲线中的一段的,也就是卵形缓和曲线,纬地是支持这样输入的)。主线为缓和曲线时,当用户选择“文件控制_2”方式进行起点接线时,系统会自动计算缓和曲线上任意位置的坐标方位角等信息的,并且还会自动提示出对应主线缓和曲线上的曲率半径的(纬地5.8版本中增加的功能)。也就是说纬地已经支持你所需要的“起点为缓和曲线的接线方式”的。 对于主线为缓和曲线时,我们推荐的减速车道匝道平面的设计方式是:匝道平面设计的起点直接从楔型端处开始,即采用纬地的“文件控制_2”方式给定起点对应主线的桩号(在接线过程中可以再拖动调整)和偏移角度。而对于变速车道和渐变端部分并不需要设计其平面线形,直接采用主线变宽的方式来实现,在路幅宽度控制数据中直接指定变宽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即可。这样设计的成果是完全满足规范要求的各种指标的,对于变速车道其线形采用的主线的线形,自然满足曲率等要求。变速车道和渐变段的长度是人为在路幅宽度控制数据中直接指定的,也肯定满足长度的要求的。楔型端之后的匝道线形,我们完全按照通常设计就可以了。这样设计既简单有满足规范等要求。没有地方要求我们变速车到必须要设计其车道线形的。 2、 对于您反映的“端部搜索”功能中的匝道起点接坡功能,有时不能正常得到结果的问题,请您将项目的数据发送给我们测试吧,以便找出问题尽快完善(请在邮件中注明是哪个楔型端,您的计算参数是如何输入的)。提请您注意阅读我们就“端部搜索”功能的说明,以便全面掌握其计算方式和适用情况,我们知道当匝道和主线的线形为反向时,我们匝道拉坡的起点位置可能会前提到分离达到一个车道宽度的位置的,所以就不能再使用该功能计算楔型端处,但可以同样使用该功能计算一个车道宽位置的接坡信息的。 3、 请注意终点接线中的“圆+圆”和“圆+直”等方式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城市道路立交项目而设计的,因为许多城市道路项目中立交匝道的线形并非适用很多缓和曲线的,而是直接使用圆曲线和直线来连接的。对于这两种情况进行接线时,系统在实时拖动过程中提示的是接线实体之间的实际距离,但这一距离为0时就是接线成功了。所以这两项功能并非为路线规范而开发的。系统接线方式中已经有“直+缓+圆”方式,你提到的没有“直+圆”方式,我们到是可以考虑再增加了,以满足直线和圆曲线之间不使用缓和曲线衔接的情况了。 目前也是有方式和方法实现这一需要的,那就是继续选用“直+缓+圆”方式进行终点接线,在实时拖动过程中注意使用“S”和“L”键,逐渐使得接线过程中缓和曲线的参数趋紧与0即可达到你所需要的结果的。实际这样接线的结果可能是:缓和曲线也是存在的,只是它的长度将小于1mm,直接将其从数据中去掉就可以了。 4、 对于匝道终点的“S”型曲线接线功能,开发时考虑到我们设计的是匝道线形,而匝道线形中不设置缓和曲线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因为在匝道中使用不设置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一般半径可能需要大于400米)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而实际项目中与匝道终点线接的主线往往半径会比较大,可能与主线线接处主线一侧可以不需要设置缓和曲线,所以我们考虑了1:0的情况。的确没有考虑匝道中不设置缓和曲线的情况。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建议是:两端都设置缓和曲线了,尽管前段半径可能比较大,不需要设置缓和曲线。这种情况我们如果设置了缓和曲线也不会有人提出来质疑的(线形虽好像复杂了,但计算只是软件的事情啊)。我们再做些了解吧,如果这样的情况比较多,还有其他用户反馈这样的需要,我们将尽快考虑增加对这种0:1的情况的直接支持功能。 如果项目中已经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实现: 第一种方式是,在A的比值处先输入较大的比值如:1:50,1:30等先将线位基本设计完成。再针对这一“S”型曲线的前后圆曲线,使用纬地的智能布线功能,将两圆曲线衔接起来,通过“属性”功能调整“S”型的前缓和曲线参数为0。最后将前段缓和曲线长度为0后的匝道的线形输入即可。就这一处理方法我录制了一段视频(有录音的)你可以从我们网站上下载浏览参考一下了。下载地址是“http://www.xalead.com/hintsoft/temp/匝道S型接线将A1调整为0方式1.rar”。 另一种方式是:在以“S”型接线将线位基本确定后(在上一步骤的基础山),然后在匝道数据中输入前部圆曲线的部分长度,选择“直+缓+圆”的接线方式再进行接线,在接线过程中通过实时拖动功能将可能产生的直线段的长度调整为0即可。也就是说在总体线形基本确定后,将前段圆曲线确定下来,把“S”型接线方式转变为“直+缓+圆”的接线方式完成接线过程了。也有对应的视频录像,请你下载浏览参考了。下载地址是“http://www.xalead.com/hintsoft/temp/匝道S型接线将A1调整为0方式2.rar”。 当然我想还应该有其他灵活变通的方法还可以保证将A2的参数调整为整数数值的。 就平面设计部分,纬地目前已经提供了典型的交点方式、立交曲线方式和以曲线设计法为基础的智能布线功能,用户完全可以将这些功能灵活运用在不同项目的设计中的,相信通过灵活应用可以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工程需要的。 5、 您建议在纬地中增加绘制基础的桥型布置图的功能,我们将作为一项计划列入进行讨论吧。这将主要涉及到绘制到什么样的程度和深度的问题。如果要深度恐怕又得是另一套系统了。是很好的建议啦。 6、 至于要求纬地提供直接将数据转化为其他软件所需要的格式方面,恐怕我们实现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软件种类可能比较多,光这样的工作恐怕也没有尽头,我们没有这些类似的软件,即使开发这样的功能逐一去测试都很困难啦。我们希望将开发的精力更多放在纬地新功能的开发和既有功能的再完善方面。目前纬地是可以读取并利用其他软件的数据的(常用到的几种软件都是可以的),但要其他软件可以直接读入纬地的数据这一要求,应该要求其他软件去实现才更为合适了。您说呢? 最后再次感谢您这样中肯的意见反馈以及给我们提出的建议!感谢您对纬地的支持和爱护!多联系了。
昵称:xbb_1976 单位:韶山市公路局 来源:地址:韶山市湘宁路9号邮编:411300 时间:2007-09-04
您好: 问一个不属于技术范围内的问题:我局大概于5、6年前购买的贵公司设计软件,使用很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我们的工作疏忽,软件款额并未付清。现由于原来的票据大部分已经遗失,早段时间我们试着打过原存的电话也没有成功,能否请贵公司销售部门联系一下。邮箱地址是:XXXXXXXXXXXX,谢谢。 顺便问一下,原来的版本和软件锁只能在CAD2002以下的环境运行,升级后是否支持CAD2004?
肖工: 你好! 我们技术支持部已经和您取得联系了。 升级后纬地将支持CAD2000/2002/2004/2005/2006等版本的。
昵称: 单位:安徽省公路勘测设计院 来源:地址:邮编: 时间:2007-09-03
您好! 我的纬地前几天还好好的,今天打开突然出现“检测软件锁失败,或软件需要升级”,点确定后,CAD和对话框一下全部都关了,重装也不行,请问是咋回事?
你好,我们技术支持部已经和您联系解决问题了。
昵称:mysdn 单位: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来源:地址:邮编: 时间:2007-09-02
俺是新手,请教一下,问题如图所示。望能回答
你好,你图中所指示的区域应该处于土路肩的范围吧。应该是土路肩的性质了。
昵称:kaiye_1314 单位: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来源: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3段472号邮编:410076 时间:2007-09-02
郭工: 您好! 贵公司的用户,但我从贵处下载的互通设计实例(沟门互通),设计文件里好象存在数据错误! 如在主线右wid文件里,在D匝道与主线的楔形端处,主线的右wid文件里未对硬路肩(由3m-->2.5m)、无土路肩情况进行编辑;但,在主线由wid文件里,主线与A匝道汇流鼻端,文件中却对此进行了编辑。我不知道互通主线路幅文件是要这么编辑还是贵资料有误? 我自己在主线wid文件中对D匝分流鼻处是进行了相应编辑,而且生成了连接部图。 基于此种情形,对互通初学者来说,会造成不小的困惑!
你好! 因为我们提供的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实例数据都是较早前实际设计的项目,所以其数据是以前版本的,使用v5.74版本等都是可以的。但是v5.8版本之后因为增加新的功能和实现新的需求,所以部分数据文件的格式较以前有所变换,所以使得v5.8版本不能完全直接利用原来的数据文件了。 我们将尽快修改这些实例项目的数据或者增加新的版本格式的项目实例数据到下载中来。感谢反馈!
昵称: 单位:山西省 来源:地址:邮编: 时间:2007-09-01
您好。 因我对纬地5.83版本不了解,所以问一些低级问题,请予回复: 1、纬地5.83和5.74能否同时在同一台电脑上安装运行? 2、纬地5.83人狗能否在5.74版本上运行,如不行,能否会使软件狗不再能在5.83版本中使用? 3、纬地5.74狗应该不能在5.83版本上使用,但是如果用纬地5.74的狗运行纬地5.83时,会不会把5.74的狗烧坏或该狗能不能继续再在5.74中使用? 因为对新程序的不了解,所以提出上述绕口令问题,谢谢。
你好! 1、我们没有测试这样的问题,或许可以吧,你可以试试了。首先纬地系统是使用的唯一一套动态库(计算核心模块)的,这些模块类似windows的动态库一样,只会在系统目录下始终保留一个版本的动态库在系统中,不会保留两套。当然默认它会保留新版本的动态库在系统中的,而新版本的动态库从理论上是支持旧版本的(我们开发时也是按照这样的考虑的)。所以旧版本是有可能在新版本的动态库的支持下运行的。 2、不能,因为加密狗内的内容是不同了。但在旧版本上不会导致新版本狗不能使用的。 3、是的,旧版本狗不能在新版本软件上运行,因为这时系统会认为客户要升级软件了。在新版本软件山使用后,将导致该软件狗不能在旧版本上使用了。所以我们在v5.8系列升级的通知中有专门的强调此事项。 这样自动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用户通过远程获得我们发送的注册号即可注册升级到新版本了。而尽量避免用户需要将软件狗邮寄回来更换了,使得升级注册使用的过程简单方便。我们开发的出发点当然是从用户方便升级的角度考虑的了。 4、再增加第4条,我们再次提请用户升级时注意阅读我们的通知。避免不想升级而导致旧版本狗不能使用了。我们的升级并非强制升级,用户可以自行根据需要选择的。当然对于软件升级我们的建议是非常明确的,建议用户跟随我们的新版本一起升级,这样不仅可以及时使用我们新开发增加的各项功能,更可以在以后的使用中有建议我们也可以及时再更新。旧版本的代码我们将不再更新了。新版本的功能绝对会优越于旧版本的。 这样有客户会问,那为什么不像此前一样继续在旧版本上升级呢?甚至有人会说是为了收取升级费用吗? 我们认为应该这样理解:软件这个东西具有它的天生的特点,那就是在原有代码基础上的升级和完善总是有限度的,因为以后的大的功能的增加和开发可能必须要从核心上重新做起才行。没有哪种软件在升级和大的功能的开发过程中永远不会涉及到其原来设计好的核心的。而要动核心的话,就必须抛开原有的框架了。没有一种原来既有的软件框架是永远适用的。许多时候,重新设计核心要比在原有基础上打补丁要来得更为优越,更为快捷和更加有长远性。 以纬地为例,大约十年前我们就没有考虑到十车道的高速公路设计的需要(因为那时中国还没有几条高速),也没有考虑到硬路肩独立行车道之外进行超高过渡的情况(因为新规范修改了),而现在我们要增加上述这些功能以满足今天和以后设计的需要,所以就必须要适当的修改核心部分了,比如:修改超高等基础数据的格式等等。 纬地在v5.8正式发布之前做了很多很多的测试工作,目的就是避免出现像Vista这样的现象的。所以建议用户不断跟随我们升级到最新版本。 至于升级费用,请用户理解:我们为新版本的开发、测试等等的确付出很多的劳动的。哈,扯多了些,希望避免用户对新旧版本使用和升级的误解。
昵称:cove 单位:中交一院 来源:地址:西安市科技二路63号邮编:710075 时间:2007-09-01
请问有没有人知道双车道直接式减速车道的起点在主线什么位置?(根据新线路规范的那张表格)
你的问题好像太笼统了,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了。 规范中的表格(你指的应该是表11.3.7-3吧)是对变速车道长度等参数的最小要求了,具体设计在规范那一页的左侧不是有示意图吗?图中就有起点位置的示意啊。对于双车道的减速车道的起点的具体位置应该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图c)所描述的;另一种是图d)所描述的。对于图c)中起点位置可以就定在主线行车道外侧车道的边缘上。而对于图d)设有辅助车道时,还是在主线行车道外侧车道的边缘上的。图c)中起点之前的渐变段区域是可以考虑不设计平面线形的,直接按照渐变率反推进行一段加宽处理即可。 当然以前也有人对于图c)的情况从渐变段开始便设计了匝道的平面线形的,这样设计时匝道平面线形设计的起点位置应该在主线行车道外侧车道的内边缘线了。如果主线单向是两车道的话,那么起点就是主线行车道的中心线上了。 以上是我们的理解,供你参考了。
昵称:jeirryfan 单位:广东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来源:地址:广州天平架兴华路22号邮编:510030 时间:2007-08-31
您好!请问我用立交设计法设计出来的设计线线元可以把起终点调转过来吗?即把原来的终点变成起点。我记得纬地有这项功能,但是一时找不到!
你好!纬地中具有匝道反向功能的,新版本中该命令移到了“工具”菜单下了。
昵称:mysdn 单位: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来源:地址:邮编: 时间:2007-08-31
请教一下,立交分合流鼻端处应该是土的还是铺筑路面的?
你好!根据路线设计规范所谓的分合流鼻端指的是硬路肩的边缘线。硬路肩边缘处自然是有路面铺筑的了。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三维数字化、协同化CAD解决方案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