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hr 单位:北京海龙公路工程公司 来源:528000 时间:2005-03-11
缓和曲线超高部分同一断面左右侧的横坡坡度一样吗?怎样根据变坡起点与变坡终点计算范围内任一断面左右侧的横坡坡度?
你好,缓和曲线超高部分同一断面左右侧的横坡坡度在完全超高段内一般可能是一样的,但在过渡段上会可能不同。请你查看路线设计规范中关于超高过渡方式图,就会对此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了。 你的问题可能有问题,一般好像变坡起点与变坡终点(变坡点)好像与左右侧横坡坡度没有直接关系。
昵称:squirrel 单位:设计院 来源:设计院 时间:2005-03-12
您好:谢谢,光盘已经收到,万分感谢
好的,多联系。
昵称:zxj 单位: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来源: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时间:2005-03-09
郭工: 你好!能不能新宽度文件的加宽类型改善一下,将线性变化作为加宽类型1,再增加一种三次抛物线加宽类型,这种加宽方式在立交收费站广场设计时还是很好用的,不用对变宽折线处进行圆角处理,请回复。
你好,系统目前就支持三次抛物线加宽类型,请你在项目中直接设置加宽过渡类型。
昵称:山西路恒交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单位:山西路恒交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来源:030006 时间:2005-03-08
我是何进,关于高速公路分离式路基设计文件如何下载,方法具体点现在回手机电话号码。13934201796
你好,请你进入纬地下载界面后,先点击右侧的“软件分类”中的“公路设计示例”,再点击“详细列表”中的高速公路分离式路基设计示例即可。
昵称:明天 单位:青海省公路设计院 来源:810008 时间:2005-03-08
郭工: 您好,我在做平面交叉时,在CAD下画了一个交叉的大样图,然后,用平交下拉单中的任何命令时,为什么都显示不知道此项命令呢?我也查了纬地5.6的平交说明一章,还是出现上述问题,我不知哪出了问题,望您指教,谢谢!
你好,平角设计功能是专业版和数模版中才有的内容,你使用的应该是标准版。
昵称:LYH 单位:新疆公路设计院 来源:乌鲁木齐市仓房沟路12#公路设计院咨询部 时间:2005-03-08
郭工:您好 在用纬地生成的.SUP和.WID文件中,纬地所采用的超高加宽缓和段是全缓和段超高,但是当缓和曲线长度不是5m的倍数时,(例如12m),就没法满足规范的要求,当缓和曲线较长时(55m),也满足不了规范的超高渐变率小于1/330;这就需要修改这两个文件,请问有没有方便一点的方法?(在做100多公里的设计改.SUP和.WID文件很麻烦,还容易出错) 另外在生成平曲线上路面加宽表时,已修改过了.SUP和.WID文件(生成路基设计表正确),会出现不应加宽的半径也显示出加宽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你好,1、请你注意使用新版软件,因为在新版中对于缓和曲线长度较长时,即其长度大于超高和加宽过渡需要时,软件会自动仅采用其中一部分用于超高和加宽过渡,而不是采用全缓和段过渡了; 2、从满足规范的基点出发,一般路线设计人员在设置缓和曲线时,首先考虑的就是缓和曲线的长度要满足过渡需要,特别是低等级公路项目中。一般设计人员要设置缓和曲线就会要达到满足过渡需要的长度。即使旧路改建需要拟合线形,也会先考虑缓和曲线长度,后关注平曲线半径取整等问题。我是很少见到有项目将缓和曲线设置小到12米的情况的,即使因为拟合线形的需要也只可能个别交点出现这样的情况,而不会很多。个人意见。 3、路面加宽表的是系统将控制参数中的标准断面和路幅宽度文件WID进行对比后生成的,请你检查标准断面数据是否有问题。
昵称:大海一舟 单位:浙江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环城西路89号浙江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勘察设计事务所 时间:2005-03-09
郭工:你好!能不能邮寄一套最新版纬地使用手册及完整的演示光盘给我,在此万分感谢! 另外,我想问一下:我在一个项目中生成平面线位时不能出现交点(例如:JD1),交点线是有的,而在其他项目中是有的。
你好,演示光盘已经安排邮寄了。 请将项目类型改为公路主线,同时注意采用中文标注方式(系统菜单中的文字标注)。
昵称:bb 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来源:杭州市环城西路89号 时间:2005-03-07
郭工:你好. 我有个纬地项目,在横断面设计的时候一直说找不到路基中间数据文件,在纬地项目中心里也找不到,但在项目管理器里是有的,而且我在算路基设计计算的时候也没有问题,不知什么原因.我把文件发给你,请你看一下.谢谢.
你好,没有收到你的项目。你不妨这样一做问题就应该解决了:现将项目中的路基文件删去,然后重新运行路基设计功能,注意在该功能对话框中另外输入路基文件的名称(注意按照通常的文件命名方式来命名)。保存项目。
昵称:欧来文 单位: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 来源:广西南宁市中华路十四号 时间:2005-03-08
郭工:   你好!问题:在主线平面设计中,计算绘图后有时显示的曲线参数有时是缓和曲线长(Ls),有时是缓和曲线参数(A),如可设定?   望及时回复。谢谢!
你好,这取决于你所设定的项目的类型是公路主线还是立交匝道。
昵称:marx 单位:中交新路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 时间:2005-03-05
郭工: 谢谢你关于分合流鼻的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在设计立交中我有个问题想不明白: 1.立交设计时设计线是匝道的中心线,旋转轴是否应该选择绕中心线旋转?设计线和旋转轴的位置是否要一致? 2.如果我的设计线是中心线,而旋转轴是绕曲线内侧路基边缘线旋转,是否会引起设计标高和设计中心线不对应?对应的路基设计表会有什么不同?我发现绕曲线内侧路基边缘线旋转时,A2点与设计标高之差为正,始终想不明白。 3.当旋转轴采用绕曲线内侧路基边缘线旋转时,A1~A4与设计高之差指的是与什么位置的高差?也就是说设计高在什么位置? 4.纬地中旋转轴的位置还有个绕曲线内侧行车道边缘线旋转,这一旋转方式是否基于硬路肩的路面结构和行车道不一致而增加的?因为规范中未提及这种超高旋转方式。 5.规范中有“绕外侧边缘线”旋转的方式,纬地没有这种旋转方式,是否现在设计都不使用这种旋转方式了?
你好! 1、在互通立交设计中对于匝道一般平面设计匝道的行车道的中心线,超高采用绕中心线旋转的方式,当然有采用设计匝道左侧行车道边缘线,而采用绕边缘旋转的方式。前者还是居多吧。 2、如果平面设计的是中心线,而旋转轴是绕曲线内侧路基边缘线旋转,会引起设计标高和设计中心线不对应,但这种情况是我们在一般公路设计中都会遇到的,也是大家所默许的。我明白你所说的情况和疑惑,因为在我刚参加工作时也曾和别人讨论过。一般我们外业测量时测量的是平面设计桩位也就是中心线的地面高程,而当我们设计低等级公路项目时,规范中就规定“一般新建公路项目采用路基边缘高程作为设计高程”,这就使得我们测量的中桩高程和路基设计中的设计高程不同位。毕竟公路路幅宽度是有限的,在这一较小宽度内的不同位置的地面高程的差别一般还是较小的。所以大家不管是不是认识到这一点,但习惯上还是默许这一情况的,就这样处理了。典型的,对于高速项目当中央分隔带3米宽时,我们测量的是平面中心线也就是中分带中心的地面高程,而一般路基的设计高程却是中分带边缘的高程,这两者也是不同位的。 3、 2中已经说明了这一问题了,当旋转轴采用绕曲线内侧路基边缘线旋转时,A1~A4与设计高之差指的是与路基边缘的高差,因为一般这时的设计高程在路基边缘。 4、这一情况是根据一些用户的需要添加的,在规范中是没有。 5、是的,很少有人采用“绕外侧边缘线”旋转的方式。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三维数字化、协同化CAD解决方案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