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 单位:江西省公路科研设计院 来源:江西省公路科研设计院 时间:2006-08-25
不好意思,示坡线的问题已找到,因为没有记录三维数据。 那就把5.8给我就好了,谢谢
解决了就好,请注意接收v5.8的邮件吧。
昵称: 单位:江西省公路科研设计院 来源:江西省公路科研设计院 时间:2006-08-25
绘制公路总体布置图,为何无法绘出显示挖方或填方的示坡线,就是长短不一的线条。 还有5.8已经发布了吗?我也想要一份,请发给我
你好!正式的v5.8版本还没有发布,中间的一个版本已经发送给你了,以邮件方式。
昵称:handsomepb 单位: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 时间:2006-08-25
郭老师: 您好,我是纬地系列的忠实使用者,在近几年里,发现纬地系列的优势,也相应编制了一系列的数据端口程序,下面对几个问题,想请教郭老师: 1、总体平面布置图中,结构物部分都需要人工调整,是否可以考虑一下结构物的斜度问题,我们常用格式为:中心桩号、前进方向右夹角、跨径组合。 2、平交口模块中,是否可以降相应的平交口数据保存成文件格式,因为每次CAD错误退出后或重新启动CAD,所有的平交口数据均需要重新设计。 3、路面标高数据图中,出图的字体大小最大设置为1.5,否则会出现标注重叠的现象,这样在使用图纸空间布局时,往往出现路幅要很宽方能显示出详细的数据(A3图纸一般的数字大小不小于2.5号),图面相对不美观,是否能将路面标高数据图中的路面标注数据和路幅宽度成一定的比例,调整图面的质量? 4、每次的项目开始,都必须进行相应的设计向导,但是每个院、甚至每个室都有自己的设计模式,是否能将该部分作为单独模块,如同挡墙系统的数据库一样,可以开放式修改,各纬地用户可以根据生产的情况自行修改,直接引用? 5、智能布线程序,方便使用,在解决特殊路段中,作用是无可比拟的;但是在近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曲线连接只能做成C型或S型,两者间不能插入直线,这是不理想的线型组合,请问郭老师,在只能布线模块中,曲线间的连接,是否可以考虑缓和曲线间合理布设一定直线的需要,如使用对话窗的形式,输入参数? 6、在单位,纬地的软件狗是保护对象,所以平时不使用的时候,一般都锁在安全的位置,可是在使用CAD的过程中,难免会误点纬地的模块,这样的结果就是CAD强行退出,使得大量的数据直接丢失;这也是纬地本身防止盗版及非法使用的途径之一;可是郭老师,这样给我们这些工程设计人员的劳动成果无形中造成了损失,是否可以改掉这一强制性的保护措施,不要强行退出CAD系统,仅是让纬地模块无法激活即可? 7、当然,上面第6条也可以通过纬地的设置来改掉,每次都是手动加载纬地系统,而不是让CAD自动加载,可是这样对正常使用也带来了不便,请郭老师考虑一下,谢谢!! 8、针对某一个项目的修改,如*.wid的修改,同时需要单独对*.ctr、*.sup文件单独进行修改,在项目中心过程中,是否能让程序自动化?如控制修改*.wid文件时,*.ctr、*.sup可以相应地智能修正?(有点类似第4问题) 9、纬地数据*.dmx和*.hdm中,是否可以通过*.dmx来滤选*.hdm数据,这个问题在数模板中非常明显。如:使用数模生成项目中的*.dmx和*.hdm,每次都或多或少的滤选部分数据,两个文件都需要单独修改,是否可以控制一个文件来只能修正另一个文件??(有点类似第8问题) 10、上述第9题,个人亦曾编制了部分小程序,但是由于纬地数据的格式问题,有时容易出错,须人工调整,如每次使用前先用Excel打开一下另存,请问:纬地数据格式的行尾空字符能否统一化,数据文件中的空行起什么作用(无形增加了文件大小)? 11、纬地有一个智能模块就是移线设计,我常用于生成初步的左右边沟的地面线数据参考拉排水沟,纵断设计完成后,在根据左右坡脚的高程,重新调整水沟设计;可是在移线过程中发现,必须重新生成要偏移线位的数据后方能使用该模块,是否可以直接使用平面数据和横断面数据,偏移某距离后直接生成地面线和横断面数据呢? 12、纬地挡土墙程序,进行挡墙分段时,沉降缝桩号的修改不方便,能否做成文件或其他方式,现在上面有沉降缝修改模块,但是每个桩号修改后,会自动跳到第一条沉降缝桩号上,能否做成滚动修改模式,例如挡墙每10m一段,一般是沉降缝中对中,这样,输入沉降缝分段时却要输入每9.98m,要不然沉降缝桩号非整。 13、郭老师,以上是我个人的粗浅理解,如有不当处,还请郭老师见谅,谢谢您以及纬地开发组所有成员!!
您好,首先感谢您和贵院对纬地软件的厚爱和对我们的支持,我记得这已经不是贵院第一次这样完整、系统地反馈应用意见和建议给我们了。这是给我们最大的鼓舞! 1、我们将听取你们的意见,尽量实现在总体图中的这一标绘问题,减少手工修改工作量。 2、同意你们的建议,完善软件使得平交口设计功能具有保存功能,并减少CAD退出问题。 3、可能你们还没有完全应用较新的纬地软件版本,因为新的版本(v5.7以后)中采用了模板方式绘制连接部设计详图和路面标高图,这样出图中的文字角度、方向、高度、标注内容均是可以由用户自行定义修改的。所以应该不存在此问题的。或者是因为模板修改较为复杂,我们可以根据你们的要求单独为贵院建立适用的模版。请继续联系沟通解决应用中的问题。 4、如果熟悉纬地的用户,有时是不必要每个项目开始都应用设计向导功能的。因为数据格式的开发,使得用户可以完全自行修改拷贝已有项目的设计内容并复制为本项目的内容的,如边沟、排水沟形式、边坡形式等。通常我们设计一座互通时,有数条匝道,完全可以将一条匝道项目中已经设计好的上述控制数据直接复制到其他若干匝道中的。 不过,我们还要考虑您的建议,考虑如何实现将这一过程简化、并可以直接引用的。 还有,设计向导的标准依据是路线设计标准数据库(系统目录下的“技术指标2004.mdb”),该数据库是完全可以由用户根据各地特点进行编辑修改的,注意使用office的access软件打开编辑。比如增加各地自行执行的某些标准,如“准四级公路”等。 5、你所说明的同向曲线或者反向曲线间,需要设置直线段的情况,不属于智能布线功能的基本线形组合,所谓基本线形组合就是用来组成各种线形的基本的最小的单元。对于同向曲线或反向曲线,其控制单元是两端的圆曲线;而当需要插入直线段时,就需要给两端的圆曲线中间再增加一个控制单元---直线段。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随手在两圆曲线间绘制一段直线,使用智能布线功能将其一次衔接。然后再直接拖动直线段的位置、旋转它的方向等等,同时观察直线段长度等参数变化,必要时使用属性参数调整功能直接将参数调整到整数即可。我们知道这里直线段的位置并不是路线位置的主要控制因素。当然,如果通过调整测试发现不能满足同向曲线或者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度的要求时,我们可以随手再删除掉中间直线段单元,将两端圆曲线以同向曲线或者反向曲线直接设计。 6、7、这里也将6、7条一并回复了。早前我们曾将解释过次情况的根源,主要是保护性措施,您也是知道的。我们将听取您的建议,实现您所希望的功能,即误点纬地系统模块而没有检测到软件锁时,不使得CAD退出。 8、对此条建议我不是很明确,因为路幅宽度数据和其他几个数据之间并无直接的一一对应关系,为什么、如何实现他们的智能修补呢。除了起终点桩号范围等,智能修改的依据是什么,或许会产生错误的修改的,请你最好能够将你的建议再详细给我们说明一下。只要合理有效,我们将极力完善。 9、10、这里也将9、10条一并回复。对于纵横断面数据的对应性检查我们在v5.7以后版本中已经增加专门的功能,即数据菜单下“纵横断面数据检查”功能。这一功能将检查项目中纵横断面数据(*.dmx和*.hdm)的对应关系,并将有问题的断面一一列出的。另外,在项目中心功能的横断面数据编辑中,用户也可以直接看到纵横数据对应关系(不对应的数据会有“×”显示的)。同时,在路基设计和横断面设计绘图功能中也会将不对应的断面进行提示的。 “如:使用数模生成项目中的*.dmx和*.hdm,每次都或多或少的滤选部分数据,两个文件都需要单独修改”,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利用数模生成纵横断面数据时,纵断面桩号来源于项目中的桩号序列文件(*.sta)和是否选择“地形变化控制”选项。而横断面的桩号完全依据纵断面桩号。所以其结果肯定是一一对应的了。 所以,我想您是否再应用一下新版中的相关功能,或许已经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 就数据格式中的空行和行结尾空格等,我们并没有特别关注,空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数据显示清晰,便于阅读和检查,没有其他考虑。当然没有空行的数据纬地是完全可以准确读入和识别的,也就是说并不是非空行不可的。数据行结尾空格我们真的没有注意。但是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最大限度地、宽泛地读入和识别用户修改过的数据或者自行编辑的数据,提高系统容错性,用户可以空行、空数行、可以空格、空数格均可以,没有限制。因为我们不能要求用户必须在什么数据前或后空几格,然后空几行。你可以试试了。 对于你自行开发程序读入这些数据时,我这样建议你:首先用程序按整行以字符串形式读入数据,再对读入的字符串按照空开情况进行一一提取。这样将避免因为程序读到非法的数据而无法执行了。跳过空行。这样可以避免数据中的许多非常规问题,如全角的空格等。 11、根据你的说明,看来你是在灵活使用“平面移线”功能了,我也第一次听说这样的应用。当然,我们都知道,实际设计中的平面移线时,是必然存在新的平面线位为前提的。请你先阅读、了解我下面对你设计流程的质疑和另外的数据获取方法,看看是否更能够完全满足需要。如果你认为不能,我们完全可以在增加你需要的平面移线的功能。 第一,为什么要在没有纵断面设计的情况下获取路基两侧边沟排水沟处的高程进行排水拉坡设计,而不等到纵断面设计完成以后,进行一次路基设计和初步横断面设计而获取边沟处的地面高程进行排水拉坡设计呢。是设计流程这样要求吗?我认为好像没有必要啊。 第二,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针对你需要的数据的更为快捷准确的获取方式,即使用数模版的数模功能,利用已有纵横断面数据建立项目数模(当然有数模就不必了),使用数模应用功能中的“边桩高程插值”功能即可方便获得你所需要的数据了。会与你这样灵活使用平面移线功能而获取的数据是完全相同的。 12、对于挡土墙CAD系统的沉降缝位置的修改,我们在开发早期开发了对话框方式的修改功能,就是你上面所说明的方式。但在后面的继续开发完善中,我们提供了更为直接方便、快捷的修改方式,即直接修改图形方式。在挡墙布设过程中沉降缝的位置是用一根蓝色的竖线表示的,用户完全可以通过对这一沉降缝(竖线)平移(offset命令)、复制(copy)、移动(move)、阵列(array)、删除(erase)、特性(properties)等类似直线的修改命令来完成对沉降缝的修改和调整,不需要使用原有的对话框方式的。你会发现这样更方便和灵活的。 在交流中,我也曾发现有用户对此功能也不甚了解。应该是我们演示、介绍方面的问题吧。 13、我注意到您前面提到“纬地系列软件的优势”,是的,纬地系列软件从路线设计、互通设计、挡土墙设计、涵洞设计、隧道设计(基本完成)、三维地质(基本完成)、土石方调配、虚拟仿真(三维漫游系统)等,提供给设计者不仅是完整的、集成化的CAD解决方案,能够充分发挥数据资源共享优势,实现各专业协同化工作,大幅度提高综合设计效率;而且从辅助设计开始,又从更高层面上提供了对设计成果的再现表达(虚拟仿真)和分析评价功能。目前,我们已经在基于运行速度的公路安全评价和空间行车视距的测算分析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研发成果,作为我们对设计成功进行安全评价的科学依据,尤其对山区高速公路项目。 最后,再次感谢你和其他用户给我们反馈意见和建议,我们十分重视这些建议,并积极快速完善纬地系列软件的功能。欢迎您就应用中的问题和建议继续来讨论。
昵称:11 单位: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 来源: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 时间:2006-08-25
你好! 我想再与你详细讨论一下以下问题: 上次讨论过的问题,我有不同意见:《路规》(送审稿)“6.4.5.3 对平坡区段或直线向曲线过渡段的硬路肩,采用与邻近车道相同的横坡度进行过渡,并控制硬路肩横坡度过渡的纵向渐变率小于1/150,大于1/330之间。”;你的回复:“这种情况,硬路肩随行车道超高,而一般行车道所设置的超高渐变率即可满足上述要求,不必单独考虑。”; 我们设计的这个项目是三、四级路,超高渐变率按规范取为1/125、1/100均大于1/150,如过渡段硬路肩随行车道超高,则不满足6.4.5.3要求;
你好!关于硬路肩超高的问题我就此向规范编写组的专家作了咨询。 原94规范由于编写时间原因主要侧重在一般公路和低等级公路方面,而新规范则偏重高等级公路(二级以上)一些。规范6.4.5.3等主要针对的还是高等级公路。我们认为类似渐变率方面的情况按照行车道同坡处理即可了。也就是说不必用此条去要求低等级公路了。 还有因为目前地方道路(低等级公路)项目的路基宽度变化较大,同是三级公路有的地方甚至修到14米宽的。对这样的情况硬路肩的定义都比较含糊了,所以将全铺的路面部分(可能行车的部分)按照同一横坡处理就可以了。 以上仅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了。感谢交流!
昵称:o 单位: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 来源:广西南宁市中华路十四号530011 时间:2006-08-18
  你好!首先感谢你们给我们提供的技术支持服务,使我们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大的帮助,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还有一些在纬地使用当中不太清楚的问题向咨询,望不吝赐教!谢谢! 1、“6.4.5.2 对全铺式硬路肩,曲线内、外侧硬路肩横坡度的方向及其横坡度:当曲线超高≤5%时,应与相邻的车道相同;当曲线超高>5%时,横坡度不大于5%。”;“7.5.10 硬路肩超高方式。硬路肩超高度与相邻车道超高度一致时,其超高过渡段与车道相同且采用与车道相同的超高渐变率。硬路肩超高度比相邻车道超高度小时,应先将硬路肩横坡度过渡到与车道路拱坡度相同,再与车道一起超高过渡,直至硬路肩达到其最大超高坡度后,不再与车道超高同步变动” 好象纬地没有按此考虑,以后版本是否可以尽可能的接近《规范》或提供选择呢? 2、“6.4.5.3 平坡区段或直线向曲线过渡段的硬路肩横坡。对平坡区段或直线向吖啥蔚挠猜芳纾捎糜肓诮档老嗤暮崞露冉泄桑⒖刂朴猜芳绾崞露裙傻淖菹蚪ケ渎市∮?/150,大于1/330之间。” 我理解为只要设置了硬路肩,即便是在设计速度较小时,在超高过渡段长等的计算上也不能使用1/125、1/100、1/75、1/50等超高渐变率,对吗? 3、“7.4.3 当圆曲线部分按规定需要设置超高时,回旋线长度还应大于超高过渡段长度。” 我看了一些有关纬地的资料,记得纬地有时会将超高过渡段插入到直线或是园曲线中,我们以往设计中也这样做过,但这是否与《规范》不附了呢?或是什么情况下可以超出缓和曲线长范围? 4、以前版本的纬地设计向导中如缓和曲线不够长,会提示为红色,为何现行版本不再提示,经查看,在不够长的缓和曲线内超高也是全缓和段过渡,则超高渐变率不附合《路规》(且修改选项中只可部分缓和曲线内超高,无法将超高过渡段插入园曲线或伸入直线段)。 5、关于S型曲线的超高过渡。我看到有的设计在S型曲线的公切(GQ)点处路拱设为0%(不再是-2%),经查阅资料,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纬地是否也可考虑增设此种过渡类型呢? 6、以前当缓和曲线过长时,有一种做法是将由正常路拱过渡到0%的临界长度改短,使其渐变率大于1/330,相应的由0%过渡到全超高的长度改长,其渐变率将小于1/330,整个超高过程仍在全缓和段内完成;这样做附合旧《规范》“7.5.6 当线形设计须采用较长的回旋线时,横坡度由2%过渡到0%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但《规范》(送审稿)中变更为“7.5.6.2 超高过渡段的纵向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以后是否就不能使用这种超高过渡方式了呢?
你好!在回复你的问题之前,我们也作了一些讨论。 1、纬地路线部分在目前已经发布的v5.74版本之前是不支持硬路肩单独超高功能的,就此问题原来在技术支持中也与较多用户有过讨论,单独超高的设计项目还是相对较少的,或者说实际设计中这样做的情况是比较少的。但是根据新规范等的调整和变化,我们已经开始在增加硬路肩单独超高功能了,将在随后将发布的版本中予以实现。这样与这一功能所相关的项目要求也就均可以很方便的实现了。 而规范中这样规定的出发点是使得在超高区段内,车辆能够稳定的在硬路肩上停车,不至于因为超高太大而出现滑移或者倾覆。 2、这种情况,硬路肩随行车道超高,而一般行车道所设置的超高渐变率即可满足上述要求,不必单独考虑。 3、请注意界定规范所说明的情况:我们认为是,当圆曲线设置有回旋线的情况下,同时需要设置超高时,回旋线长度还应大于超高过渡段长度。但注意在一些低等级公路项目中(三四级公路项目),圆曲线两端是可以不设置回旋线的,但如果要设置超高时,过渡段可以插入到圆曲线中的,纬地软件中“会将超高过渡段插入到直线或是园曲线中”就是针对这后一种情况的。这与规范并不抵触的。 4、纬地软件设计向导功能会以红色显示所设置的缓和曲线的长度不足以设置超高和加宽过度段的情况,并不是提示缓和曲线不够长的情况。 5、我们将完善软件,使其实现类似情况的自动设置功能。 6、同意你的意见,纬地软件已经能够实现“当缓和曲线较长时采用其中一部分进行超高过渡了”,详细请参阅我们的用户手册。 再次感谢你的反馈和建议!
昵称:sin(a) 单位:铁一院 来源:x 时间:2006-08-25
郭工: 你好,纬地5.8的版本是否可以发一个安装让我们也使用一下,主要等待你的穿线功能。信箱:sin_G_Y8888@126.com
孙工,你好! 已发送到你的邮箱,请你下载使用。
昵称:Bridge 单位:贵州桥梁设计院 来源:lw01011010@163.com 时间:2006-08-24
郭工,你好! 1.在支挡结构物处理中,路堑墙的近路面点是路基边沟外缘点,我做的这个项目边沟没有设置碎落台,这样,路堑墙和护面墙的墙身或基础侵占了边沟的沟底底宽范围,导致边沟排水截面减小,能否将路基边沟沟底外缘点设置为近路面点? 2.边沟截面定义中没有考虑浆砌厚度,当路堑边坡放坡坡脚位于边沟浆砌厚度之外时,那么在靠近路堑边坡一侧,占地宽度和土石方量将与实际不符? 敬请告之,谢谢!
李工,你好! 1、你可以这样设置,如同路肩挡墙顶部宽度的一部分包含在路基宽度之内一样,你可以将路堑墙墙面分为两段线段,两线段相接的点应高出基础顶面一个边沟深度,将这个点设置为路堑墙的近路面点即可。 2、边沟及边坡的浆砌厚度在横断面图中绘制的只是砌护示意线,是否考虑砌护对土石方计算并没有影响。至于占地宽度,你可以在控制参数输入中将砌护宽度考虑在内分段进行设置。
昵称:老生常谈 单位:浙江省嘉兴市中路交通设计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来源:嘉兴市环城西路中山桥堍南侧汇丰商务写字楼a座301~304室 314001 时间:2006-08-23
郭工:你好 我是一个桥梁设计师,对纬地5.7不是太常用,只是在设计斜弯桥算灌注桩座标时用一下。最近我根据纬地5.7算出的每个桩座标(N)(E),点入路线中心线平面图中,发现各个墩台的桩中心点连线与墩台中心线不重合。按我的算例前倾角45度,最外侧桩离路线中心线斜距9.2米,此桩根据纬地5.7算出中心座标点在路线中心线平面CAD图的点与墩台中心线垂距大7cm,大大超出桩位检测误差范围。
蔡工,你好! 不知你是使用纬地什么工具计算的桩坐标。你可以使用纬地工具的“桩号法线”[F文件] 功能按照交角、斜支距批量绘制出所有桥墩台的中心线。
昵称:dst 单位:湖南省交通勘察设计所 来源:410000 时间:2006-08-23
请问一下,你们开发的5.8怎么样了? 对你们互通设计和老路改建设计的变动特别关注!
你好!纬地5.8由于原定升级内容又有增加,目前还在进行修改调试,不久应该就会和大家见面。如果你急需使用,可发送邮件到guotf@163.com索取一个中间版本。感谢您对纬地软件的关注。
昵称:RONG 单位:东莞联动机器有限公司 来源:东莞联动机器有限公司 342500 时间:2006-08-22
CAD里各项消隐选项都选了。但打印时还是有的线条能看见
你好!你的问题说得不太清楚,不知你是要打印什么图。有些设置可能与你的打印机设置也有关系。你也可以拨打我们技术支持电话029-62669307进行详细沟通。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三维数字化、协同化CAD解决方案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