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地道路里纵断面设计中纵断面优化拟合中勾选了平纵组合控制,出来的纵断面中为什么还是存在着平不包纵的不利组合呢?
你好!勾选平纵组合控制,系统会优先考虑平纵组合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都会满足平包竖的要求,但是并不代表完全不出现平不包竖的情况
因为纵断面自动拟合优化考虑的因素很多,平包竖只是其中一项,而且规范对平包竖只是推荐性原则,也不是完全禁止这种情况出现的。
你好!在7.2版本中,数模默认为智能显示方式,即在地形图较大时,仅加载数模边界,以帮助cad加载速度。
当然,您可以将将视口放缩至相对较小区域,re可加载当前视口。
当然,您可以可以选择数模,在特性中将显示方式改为全部显示或其他显示方式。
无论哪种显示方式,均不影响数模的优化及其他数模应用。
老师您好:
向您请教一个关于运行速度的问题。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规定:“同一路段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差值宜小于20km/h”,这一规定是否仅针对曲线部分有效?若直线段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差值虽然大于20,但是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小于20,是否可以认为设计没有问题?
你好!规范中对运行速度检验的要求有两点,第一路段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差值,第二是相邻路段运行速度的差值,均要求在20km/h之内。
其中第一要求主要用于评价路线设计一致性,即技术等级、设计速度选用,与运行速度之间的一致性,最终实际上反映的是路线几何线形设计与驾驶员在该地形条件下的驾驶期望之间的一致性。一般如果速度差较大,要么重新论证技术等级和设计速度,要么在路段实施限速和速度控制措施,以减小速度差。
第二种情况主要评价的是路线设计的协调性,即评价路段间指标衔接过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如果速度差过大时,一般建议对路线几何指标进行必要的优化调整。
1、路线起终点为平面交叉口时,是否需要遵守最小纵坡坡长的规定?城市道路路线规范中明确可不遵守,公路没看到规定。
路线起终点当以曲线相交其他公路时,是否应满足平面要求规定,不如最短长度3S长度或平曲线最短长度等规定?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6.2直线
1)、两相邻平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应大于或等于缓和曲线长度。
2)、两圆曲线间以直线径向连接时,直线长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当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同向圆曲线间最小长度(以m计)不宜小于设计速度(以Km/h)数值的6倍;
反向圆曲线间最小长度(以m计)不宜小于设计速度(以Km/h)数值的2倍;
(2)、当设计速度小于60Km/h时,可不受上述限制。
2)条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7.2.2规定一致。是不是可以理解当平曲线设置了缓和曲线不论同向还是反向只要设置的直线长度大于3S即可?只有当直线和圆曲线径向连接时才考虑直线长度不小于同向6倍反向2倍规定?
你好!
1、我个人认为,当公路平纵面设计遇到平面交叉口时,针对路线主线部分的指标要求均可以放开要求的。因为平交口的设计速度比主线明显是降低的。
但是,应对应满足平面交叉口平纵面设计的相关专业要求吧。
2、这一问题,已经在网上进行过回复了。你可以使用关键字在本网站内查询阅读一下早前的回复吧。
如何删除部分路段边沟数据,让平面图上自动不显示此路段边沟(能自然排水段)
你好!横断面设计绘图属于参数化定制式的横断面戴帽子方式,先设置参数然后出图,如果要在出图以后再调整用地界的宽度及界碑,可以使用横断面修改的命令,直接修改左右用地界的宽度,图形和数据可同时刷新。该方式主要适用于局部段落的横断面修改。如果只是修改横断面图,你可以使用图层管理的方法,批量选择用地界碑进行移动操作,横断面图中的用地界都是单独一个图层放置的。
另外,建议您在设计中可以使用纬地另一个功能强大的“横断面设计”模块,该模块采用模板方式进行设计和出图,所有绘图样式都可以由用户自由定制输出,也内置了现有横断面设计绘图的出图样式。该模块设计和出图分离,你可以随时对横断面设计图形进行各种快捷的编辑修改,然后重新出图即可。例如,你可以修改某一个桩号的用地宽数据(如图1),然后复制该断面样式,选择部分粘贴,只粘贴地面样式到一个指定桩号区间的所有横断面(如图2),就可以一次完成该区间所有横断面用地界数据的修改,然后在选择一个出图模板一次性出图就完成了。
(图1)
(图2)
土方4.2调配结束后,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发现表的累计栏不能得出数据,但是其他数据正常,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在2016年就有用户提出,为什么现在还没有更新?原答复为请用户安装低版的office,但是技术总是在进步的,希望跟进一下吧。
路线插入断链后,平面桩号一致的,但是利用平面移线功能后,DMX、HDM数据和平面数据对应不上,要怎么弄